
原位扫描电镜研究方法已经成为揭示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的重要研究手段,为了推动国内原位扫描电镜研究方法的应用与普及,拟决定于2023年7月21~2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举办第二届扫描电镜原位研究方法暑期学习班。
学习班由浙江大学电子显微镜中心、浙江大学高温合金研究所、浙江省科创新材料研究院、皇冠最新官网联合举办,杭州欣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承办。
本届暑期学习班由培训会与用户会构成,内容涵盖基础原理、仪器和研究方法等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进展、代表用户分享,将采取理论讲座、学术交流、现场演示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进行深入、广泛地研讨和交流。
扫描电镜仪器与成像基础、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分析基础、原位高温-拉伸/EBSD-成像实验与应用、原位微纳米力学测试方法、扫描电镜中透射成像与应用、电子通道成像与应用、扫描电镜原位高温成像与应用、原位扫描电镜研究技术及方法最新进展、材料科学及工程应用中的原位扫描电镜技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原位电子显微分析/EBSD样品制备技术等。
1975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从事扫描电镜基础应用及技术开发工作。1985~1987年在德国Muenster大学物理所师从著名电镜专家L. Reimer教授,2000年在德国Wuppertal大学电子工程系从事SEM-SPM扫描热成像研究,曾任中国和北京电子显微镜学会理事。发表论文Nano Lett., Acta. Mater., Ultramicroscopy, APL, Nanoscale, Atmosenv., Vac. Sci. Tech.等9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
工信部先进无机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主任,上海市无机材料分析测试与表征专业技术平台主任。主要从事扫描电镜相关研究。近年来作为负责人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863计划、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中科院仪器研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相关成果获得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18年度中国标准化创新贡献三等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科技成果转化奖获得者,北京市长城学者,美国麻省皇冠最新官网学院核科学与工程系访问学者,香港城市大学高级研究员。长期从事原位电子显微学相关方法与仪器开发,并致力于原位高温微观力学性能表征方法研究,开发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原位高温力学性能测试系列化仪器,为先进材料的研发提供新设备、新技术、新手段。开展高温合金和能源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关系等方面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了“973”“863”和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
主要从事微纳米力学与微纳制造研究,特别是对于半导体材料的力学行为及其尺度效应的探索,促进其在微机械/机电系统及应变工程等实际应用。陆洋教授与合作者在早前的研究中发现了超细金属纳米线的“冷焊”现象以及纳米尺度下硅和金刚石的“超弹性”,有望应用于创新微电子以及量子器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文章150余篇,并担任Materials Today、Acta Mechanica Sinica、中国科学:技术科学、极端制造、Functional Diamond等学术期刊的编辑。曾获得首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港澳)项目,并入选首届香港研究资助局“研资局研究学者”(RFS),并于2022年当选香港青年科学院(YASHK)院士。
福建省“闽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198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8年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获核材料专业博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国立金属材料研究所(NRIM,现为NIMS),清华大学和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CMU)访学。多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在锆合金板织构形成机理及调控、铁磁性高阻尼合金磁畴壁结构特性及阻尼机制、中低层错能面心立方金属共格孪晶界形成机理及晶界特征分布调控、基于五参数和晶界界面匹配的晶界特征分布表征、体心立方和高层错能面心立方金属近奇异晶界形成机理及晶界特征分布调控、基于界面设计与调控的先进陶瓷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主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10多篇。
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曾于北京有色金属材料研究所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担任工程师,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材料相变晶体学、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后处理开发等。参编(译)专著2部,独立开发免费晶体学分析软件PTCLab,发表70余篇SCI论文。
长期从事先进结构材料特别是应用于极端条件下合金的研发,擅长通过显微组织调控以改善结构材料宏观性能,获得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结构材料。从原子到介观跨尺度、跨温区揭示合金优异力学性能起源,提出了多种强韧化方法和合金设计理念,并应用于特种合金的研发和制备工艺优化。近五年主持国家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各1项,作为骨干参与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项目,包括“两机”重大专项、国家自然重大研究计划和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等。2023年入选浙江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培养项目,2020年获得中国电子显微镜学会优秀青年学者奖。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已获授权6项。
于2010年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2010年至今在北京工业大学材料与制造学部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激光增材制造材料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关系原位表征。近年来主要从事激光增材制造钛合金、镍基高温合金结构与性能关系原位SEM+EBSD表征,促进了合金的应用与研发。主持国家基金、北京市基金、北京市教委项目、GF科技17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主持了中国航发集团产学研项目,参与了多项国家级重点项目。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共发表文章50余篇。
博士毕业于德国亚琛工业大学/马普钢铁所冶金工程专业,2021年7月至今任职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塑性成形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长聘教轨助理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利用三维电子背散射衍射、高分辨电子背散射衍射和原位电子通道衬度成像等先进表征技术,研究金属结构材料塑性变形微观机理。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等课题7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发动机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等课题6项。
东莞皇冠最新官网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讲师,先后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研究领域包括:(1)可调控热膨胀钛合金成分设计理论及加工工艺研究,创立东莞艾思默智能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为精密光学、电子封装等行业提供无热化结构解决方案,(2)多尺度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应用以及实验装置研制,为模拟仿真研究提供实验验证数据;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比利时弗兰德基金会合作交流项目1项,在《Acta Materialia》(1作1篇)、《Scripta Materialia》(1作3篇)、《Journal of Alloys & Compounds》(1作1篇)和《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4项。
长期从事大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统计分析等相关研究。深入开展基于材料大数据和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算法的材料微观结构与性能表征分析,推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在材料领域的应用及拓展。曾先后参与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十余篇研究论文。
报到时间:2023年7月21日
报到地点:桐庐世贸大酒店(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迎春南路36号)
会议时间:2023年7月22~25日
会议地点:桐庐科技孵化园B座4楼(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洋洲南路199号)
您有任何需要,可随时联系以下工作人员
王 燕:13750879087
岳 亮:17767054558
欧 琰:13456757568
郑林超:18368155787
第一步(填写并提交已下信息)
第二步(注册付费)
会议注册费由会议承办单位杭州欣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代收,由杭州欣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出具会议费财务报销凭证;
对公转款后,将您的转款凭证发送至:hzxtkj001@163.com邮箱;
会务组确认信息后,将会以发送邮件的信息通知您报名成功。
收款单位名称:杭州欣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122MA2H2AXY22
开户行:中国工商银行桐庐迎南支行
账 号:1202089309800020055
注:转账时请务必备注参会人单位和姓名
学生报名
普通报名
会议官方酒店: 桐庐世贸大酒店
地址:迎春南路3号(距离会场3km,车程5分钟)
房型及价格:高级大床房/双床房:420元含双早
暑期正值旅游高峰期,房源紧张,如需入住请尽快预定!